供水管網管道探漏經驗之談
發布時間:2021-04-13 09:59:17瀏覽次數:
供水管網是城市供水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被人們譽為城市的“大動脈”,是供水企業實現供水產銷的必經之路。而城市供水管網系統在其運行過程中,由于各種無法預測甚至無法控制等因素的影響,會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壞,造成自來水的漏失。不僅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,也造成了水資源的嚴重浪費。對此,我司通過學習找原因,針對原因找辦法,逐步把供水管網漏失率降到最低。
一、影響管網運行的主要因素
1、管網陳舊老化。目前我司的供水管網鋪設的年代跨度較大,甚至還有一部分是60、70年代鋪設的鑄鐵管。老的管道多為鋼性接口,經不起溫度的變化,各種腐蝕,地基下沉,地面負載等因素的影響,容易導致爆管事故發生。
2、管材標準不統一。我司現有鋼管、球墨鑄管、灰口鑄管、玻璃鋼管、PVC及多種塑料管材等,進貨渠道不統一、質量參差不齊,部分配件質量各異。由于城區的地形差異,各路段的管網壓力各異,部分供水路段壓力過大,造成爆管。
3、管道設計、施工不規范。一是在設計施工時不能因地制宜設置排氣閥、水錘消除器等,以至于在管網運行時由于存在氣體引起爆管。二是施工質量不到位,管道溝開挖不標準,基礎處理不規范,接口嚴密性不好,竣工驗收不合格,回填時有大量石塊等都會影響到管網的正常運行。
4、地形氣候變化不確定。城市道路的擴建、拓寬,原位于人行道口下方管道到了道路中間,次干道下的管道移至主干道下,部分明管變成了暗管,管道地基泥土松動、沉降、不堪負重,容易使管道斷裂。加之近年來氣候變化異常,極冷極熱,容易造成爆管。
5、閘閥、消防栓漏水。閘閥絲桿的密封圈長期被水浸泡,易生銹,而經常開關閘閥,使閘閥絲桿在旋轉過程中摩擦再加上壓力水沖擊,漏水閘閥較多。地上式消防栓也時常因人為因素或被撞壞,造成漏水。
6、其他因素的影響。如受施工條件的限制與其他管道交叉距離偏小,管道附近野蠻施工等。
二、降低供水漏失的具體措施
在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工作中,我司形成黨政一把手親自抓,分管領導具體抓,黨政工團齊抓共管,職工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。從大力推廣采用優質的新型管材,加強管網管理力度、探漏力度,加強與各個供水企業交流技術經驗,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技術等方面著手。取得了較好的成績,2009年我司共探測供水管網漏點113處,其中:主動探測出暗漏水點92處,年漏水量429.1萬噸;明漏定位21處。年度供水輸差19.82%,相比去年下降了4.06%。為公司挽回了大量的經濟損失。
1、完善檢漏基礎工作,在基礎上下功夫。一是建立準確、規范的管網檔案,以便于有針對性的開展探漏工作。二是統一材質使用,健全管網工程安裝驗收制度。嚴格執行公司規定,禁止使用塑料管,統一使用優質閥門,規范設計程序,嚴把安裝質量關,狠抓驗收環節,從源頭上控制管網漏損。三是建立企業內部聯動機制,常抓不懈,整體聯動。如監察部門要嚴格開展打擊偷盜水違法活動,管網所要提高修漏及時率和修漏質量。四是加大管網改造力度。制定詳盡的改造計劃,有計劃、有步驟地實施城區管網改造工程。五是強化供水管線、閥門井、水表井和消火栓的管理,保證供水設施的正常運行。
2、強化巡查檢漏力度,在工作中求創新。我司有計劃性、針對性、預見性和及時性的開展了巡查檢漏工作。計劃性即每兩人一組,分區域對供水管道進行巡查,要求做到不放過一根管道,一個閘閥點;針對性即對管網中較陳舊管材、易爆管段進行重點監控,反復巡查,每年應不少于兩遍;預見性即針對季節氣候變化異常,供水壓力變化以及管道周邊地形,構筑物的變化等突發情況,我們及時調整計劃,突擊檢查受影響地段管道,防患于未然;及時性即探漏員保證24小時通訊暢通,接到任務第一時間趕到現場,探明漏點,為盡快修復管道,減少漏水損失做好保障。
3、加強管道探漏隊伍建設,在組織上嚴把關。探漏工作是依靠聲音傳播來判斷漏點方位,一靠先進的儀器。二靠日常工作中積累的經驗,儀器設備只起輔助作用。員工的技能培訓、工作責任心培養、應急反應能力的鍛煉才是根本。對此,我們堅持“走出去、請進來”的工作方法,到紹興水司等兄弟單位取經,請北京、保定、成都等地同行來我司指導。
4、創建目標考核制度,在實踐中添舉措。將降低供水漏水率工作列為供水企業重點工作目標,實行目標管理,建立內部評比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考核制度,建立管道巡查工作程序,按區域管理的原則落實好責任人,做好獎懲兌現,確保工作落到實處。在工作中不斷創新思路,增添方法,如建立報漏獎懲制度等等。